健康小贴士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口已突破10亿大关。在体重增长曲线背后,折射出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因,威胁着大众的健康。
4月20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号召,落实《全民健康体重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在第三十个“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成都市金牛区图书馆共同承办的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2025年第一期——“健康‘轻’生活,控糖‘享’瘦季”在成都市金牛区图书馆成功举办。
活动伊始,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唐礼华书记致辞并表示非常高兴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与现场朋友共同开启这场以“健康‘轻’生活,控糖‘享’瘦季”为主题的科普阅读分享。当下肥胖早已不是简单的“身材焦虑”,而是潜伏在生活中的“健康刺客”,资料显示每增加5公斤体重,糖尿病风险上升27%。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分享,能让控糖减重从晦涩的代谢曲线变成大家触手可及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专家分享环节,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医学博士蒋建军主任医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糖代谢及高糖引发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问题,并从疾病预防、科学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控糖措施等方面,为现场读者解读了如何应对“甜蜜的负担”的方法。 他提到,许多人高估运动消耗的热量,却低估了饮食摄入,导致了“热量陷阱”。科学减重需注重“定时定量”饮食,避免极端节食。针对“过劳肥”和“幸福肥”,蒋老师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减少熬夜和高油盐外卖,呼吁公众通过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实现健康体重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副教授、上锦医院临床营养科景小凡主任,从临床营养学的专业视角出发,分享了预防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日常控制要点。景老师通过对比体脂率与体重的差异,提醒公众“虚胖”可能比单纯超重更危险,同时建议通过测量腰臀比和体脂率等科学方法来评估肥胖风险。她还分享了西南地区特色食谱,倡导“低热量密度”饮食,如用蔬菜替代高糖零食,并提醒减重速度应控制在每周1-2斤为佳。景老师呼吁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实现健康体重管理。
在答疑环节,针对 “是否所有超重或肥胖人士都需到内分泌科就诊”“肥胖与哪些内分泌问题相关及如何精准定位”“辅助药物和中医埋线等方式是否为健康的减肥方式”“减肥能不能吃代糖产品或饮料”“16+8的减肥方式是不是很有效”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为现场观众拨开健康迷雾。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热量平衡问题,景小凡教授现场揭秘了“如何计算每日消耗”,并给出 “主食替换公式”,让大家清楚了解 “一碗米饭” 与其他食物的热量换算关系。同时,专家们也打破 “躺着也能瘦”的减肥谣言,梳理减肥常见误区,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远离疾病和肥胖,提高生活质量。
活动现场的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观众们踊跃提问,积极与专家交流。专家们的精彩解答如拨云见日,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有读者朋友表示:“以前在减肥路上总是盲目尝试,走了不少弯路。今天听了专家的讲解,才真正明白减肥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今后,一定要按照专家的建议,健康地开启减肥之旅。”
此次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通过科普知识分享,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轻”生活,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家庭健康管理技能》书籍简介:
本书是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联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携手打造的“健康管理智慧丛书”又一技能型科普精品。
自己是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健康管理的第一场景,本书从家庭成员不同角度出发,从营养、运动、心理等健康生活方式多个维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人群的健康特点,为家庭成员提供专业实用的健康管理方案。把一日三餐营养问题解决于餐桌上,把复杂的心理问题解决于细节中,让运动变成全家人的互动游戏,让健康管理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促进每一个家庭成员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家庭健康的第一责任人。